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Areca triandr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6秒
三药槟榔
Areca triandra Roxb.
中国植物志>> 第13(1)卷 >> 棕榈科 Palmae >> 槟榔属 Areca

2.三药槟榔(西双版纳植物名录)图版31:6-8

Areca triandra Roxb. ex Buch. -Ham. in Mem. Werner. Nat. Hist. Soc. 5: 310. 1826; et Fl. Ind. 3: 617. 1832; Griff. Palm. Brit. East Ind. 148. t. 230A. 1850; Kurz, For. Fl. Brit. Burma 2: 537. 1877; Becc. et Hook. f. in Hook, f. Fl. Brit. Ind. 6: 406. 1892; Gagnep. in Lecomte, Fl. Gen. Indo-Chine 6: 952. 1937; 西双版纳植物名录421. 1984.

茎丛生,高3-4米或更高,直径2.5-4厘米,具明显的环状叶痕。叶羽状全裂,长1米或更长,约17对羽片,顶端1对合生,羽片长35-60厘米或更长,宽4.5-6.5厘米,具2-6条肋脉,下部和中部的羽片披针形,镰刀状渐尖,上部及顶端羽片较短而稍钝,具齿裂;叶柄长10厘米或更长。佛焰苞1个,革质,压扁,光滑,长30厘米或更长,开花后脱落。花序和花与槟榔相似,但雄花更小,只有3枚雄蕊。果实比槟榔小,卵状纺锤形,长3.5厘米,直径1.5厘米,顶端变狭,具小乳头状突起,果熟时由黄色变为深红色。种子椭圆形至倒卵球形,长1.5-1.8厘米,直径1-1.2厘米,胚乳嚼烂状,几无涩味,胚基生。果期8-9月。

产印度、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等亚洲热带地区。我国台湾、广东(广州)、云南等省区有栽培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1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3(1)卷 133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31:6-8
相关类群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